狗狗壁蝨危機 : 恐怖吸血鬼寄生蟲與預防方法
狗狗壁蝨危機 : 恐怖吸血鬼寄生蟲 |
經常帶毛孩外出散步的飼主們,對草叢裡的「隱形殺手」一定不陌生——壁蝨。
牠們又叫做蜱蟲,外型像小蜘蛛,成蟲約 3mm,母蟲甚至能長到 11mm。
當牠感受到宿主的體溫、震動或二氧化碳時,會立刻跳上去叮咬,
並用特殊的倒鉤口器緊緊卡在皮膚裡,很難拔除。
更麻煩的是,一旦一隻壁蝨找到宿主,還會釋放費洛蒙「呼朋引伴」一起吸血。
有些人可能以為:「我家的貓不出門,就不會有壁蝨吧?」其實這是錯誤觀念。
壁蝨確實常寄生在狗身上,但也可能透過飼主衣物或其他寵物帶回家,轉而附著在貓咪身上。
壁蝨的一生 |
壁蝨四季都活躍,尤其在春夏更是猖獗。
牠們喜歡躲在草叢、水溝、陰暗角落,等著宿主靠近。
壁蝨一生分為四個階段:
- 蟲卵:母壁蝨一次可產下 2000~4000 顆卵,散落環境各處。
- 幼蜱(六隻腳):孵化後便會尋找第一任宿主吸血,再掉落環境蛻變。
- 稚蜱(八隻腳):會再次找宿主吸血,可能反覆出現在同一隻動物身上。
- 成蜱:成熟後會在第三任宿主身上吸血並交配,母蟲產卵後死亡。
若此時直接捏爆壁蝨,體內卵可能散播,造成更大感染。
如何檢查寵物是否有壁蝨? |
壁蝨常寄生在 脖頸、耳朵、腹部、腋下、腳趾縫、尾巴根部。
外出回家後,記得檢查毛孩是否有黑褐色的小凸起物。
壁蝨和跳蚤不同,體型較大,看起來像小蜘蛛,成蟲有八隻腳。
經常摸摸寵物,也能幫助提早發現。
壁蝨的危害 |
壁蝨在不同宿主間移動,容易傳播疾病,是僅次於蚊子的「第二大傳染源」。
常見風險包括:
- 皮膚過敏與感染:咬痕處可能腫脹搔癢,抓破後易感染。
- 貧血:群聚吸血可能導致幼犬、幼貓嚴重失血。
- 焦蟲症:破壞紅血球,引發發燒、黃疸、尿液變色。
- 艾利希體症:攻擊白血球與血小板,造成免疫系統受損。
- 萊姆病(人畜共通):會引起發燒、跛腳,甚至傷害心腎功能。
壁蝨該怎麼處理? |
若發現壁蝨,千萬別直接捏爆。建議依照以下步驟:
- 準備裝滿酒精的密封容器與鑷子。
- 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觸。
- 噴酒精讓壁蝨鬆口,用鑷子垂直拔出。
- 丟入酒精中徹底殺死,再清潔傷口。
- 持續觀察毛孩狀況,如有異常立即就醫。
❗若無法自行處理,應交由獸醫協助,避免傷口感染或病原殘留❗
如何預防壁蝨? |
- 外出少去草叢等高風險地點。
- 使用驅蟲項圈、噴霧等外用防護。
- 每月定期使用滴劑或口服驅蟲藥。
- 每次散步回家後檢查毛孩與自身衣物。
- 洗澡時選用具驅蟲效果的低敏洗毛精。
- 發現壁蝨時,徹底打掃家中環境。
📢推薦防護方案📢
定期洗澡搭配天然成分的洗毛精,是最基礎的防護。
👉 《蕾曼芙-森林SPA犬用洗毛精-驅蚤除蟲/植本茶樹香》
內含草本調理因子與 Ceramide 護膚成分,能舒緩肌膚、潔淨消臭,並在洗澡同時驅趕壁蝨與跳蚤。
溫和配方不刺激,讓毛孩保持清爽,還能形成天然保護屏障。
✨ 結語✨ |
壁蝨雖小,卻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威脅。
身為飼主,我們能做的就是 ❗預防勝於治療❗
少去高風險環境、按時驅蟲、勤加檢查,再搭配合適的洗毛精與驅蟲用品,才能真正守護毛孩的健康。
記得,發現問題立即處理,才不會讓這些「恐怖吸血鬼」有機可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