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皮膚病-趾間炎:腳掌紅腫要注意,當心趾間炎

 

狗狗趾間炎全攻略:從成因到預防,一篇看懂


「趾間炎」是指狗狗腳部皮膚的發炎狀況,依照成因與病程不同,症狀輕重也會差很多。
如果你發現自家毛孩不停舔腳掌、走路一跛一跛、不願意起身,
甚至腳趾紅腫變色、流膿、有臭味,那牠很可能已經中招了🚨


 

趾間炎常見成因


1. 皮膚過敏
環境或季節變化、食物、寄生蟲(如跳蚤)等都可能引發過敏,除了腳部皮膚,甚至會影響全身。

2. 潮濕與細菌感染
腳掌出汗、洗澡沒擦乾,或因過度舔咬導致長時間潮濕,容易讓細菌滋生,進而引發化膿性趾間炎,還會散發惡臭,嚴重時甚至變成組織炎。

3. 寄生蟲(毛囊蟲)
經常外出卻沒有固定驅蟲的狗狗,毛囊蟲很容易入侵皮膚,引起強烈搔癢與發炎。

4. 傷口感染
腳上有傷口卻沒處理好,甚至讓狗狗自己舔,反而會讓口水裡的細菌加速感染。

💡 平時可以準備【益菌の革命 益生菌防蚤抗菌噴霧】外出回家後即刻清潔,搭配【益菌の革命 寵物專用濕紙巾】加強擦拭,減少細菌滋生→點我查看推薦好物


 

 

趾間炎常見症狀


  • 不斷舔咬腳掌
  • 腳掌變色、紅腫
  • 腳底有異味
  • 出現痘痘般的膿包
  • 腳部脫毛
  • 跛行、不願走路


 

關籠也是趾間炎元兇之一



許多上班族會在外出時讓狗狗待在籠子裡,但台灣有些毛孩一天被關超過 10 小時。
長時間踩在不舒服的鐵籠底,加上欄杆擠壓與環境不潔,很容易讓細菌、鏽層趁虛而入,成為趾間炎的高風險因子。

💡 如果必須籠內管理,可以加上【防滑柔軟墊】減少腳部摩擦不適→點我選購

 

治療與日常護理


要根治趾間炎,除了治療當下的感染,更要從生活習慣著手:

  • 保持腳部乾爽
  • 外出回家一定要擦腳
  • 洗澡務必徹底吹乾
  • 定期修剪指甲與腳底毛
  • 維持環境清潔與乾燥
  • 定期驅蟲,避免過敏原
  • 不要長時間關籠
  • 補充皮膚益生菌,或使用狗狗專用護足保養品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